经常听到家长反映,我的孩子平时很聪明,可遇到考试就慌,脑子里一片空白,平时会做的题也给做错了,等到缓过神来考试的时间已经过了大半,严重影响了考试成绩,这种现象医学上称之为考试焦虑症。它主要表现为:心跳加快、呼吸急促、头痛、胸闷、恶心,出冷汗,手脚冰冷、腹痛、腹泻等一系列症状。一旦考试出现恐惧,自信心开始动摇,学习成绩会严重下降。
考试焦虑症与孩子对考试的信念和评价有关。一方面这些考生过分地在乎别人对于自己考试结果的评价,担心一旦考试失败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另一方面这些考生考试失败后往往存在一些不合理的习惯性想法,比如:“上次我紧张过,这次考试我肯定又要紧张了”。他们将过去失败的体验反复地进行感受,使其不合理的想法得以强化。如果考生出现考试焦虑,不必惊慌,以下的方法不妨一试。
1.理喻法。用理智战胜情绪上的困扰。正确评价自己,既看到自己的优势,也要看到自己的不足;期望值不要定得太高,要正视现实,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不要太大。不妨调整一下自己的目标,就能从困境中得到解脱。
2.意控法。也就是借助于意念,“遇事不慌”“遇难不忧”自觉调节情绪,心平气和地进入考场,稳健自如地应付考试。
3.暴露疗法。先让孩子进行想象,想象的内容包括考场严肃紧张的气氛和考试失败所造成的严重后果,尽量将可怕的结果和场景想象得充分、逼真,使其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让孩子充分体验这种紧张、恐惧的感觉,可让他重复体验刚才的感觉,直至慢慢适应为止。
4.宣泄法。当自己处于一种莫名其妙而又难以言明的精神痛苦之时,整天心神不定,焦躁不安,看不进书、饭吃不香、觉睡不好,对一切都不感兴趣,甚至坐卧不安、心跳加快、胸闷气短、容易出汗时,可找朋友、同学谈心说笑,参加一些文体活动,使自己的焦虑郁闷情绪,在不同场合上得以宣泄而达到情绪的稳定。
5.睡眠法。以足够的睡眠消除疲劳,换取充沛的精力和清醒的头脑。足够的睡眠是从容应考的前提。考前如果经常失眠,可适当使用一些调节情绪的药物,如利眠宁、舒乐安定、氯硝安定等。
此外,注意适当的作息,适时地娱乐,科学地安排学习时间,也能排除心理压力;在心理医生的帮助下进行认知调整对于战胜考试焦虑也是非常重要的。包括寻找产生考试紧张的不合理想法,挖掘产生不合理想法的潜在心理机制,同时进行认知干预,从而建立合理的再认识,从根本上驱走考试焦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