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睿灵心理咨询中心每天都接待不少来自全国各地的家长,求助孩子厌学、恐学问题,搞得家长们焦头烂额,无心工作、生活。其实经研究发现,中小学生的心理负担主要来自父母的投入和期待、自尊心、对未来的恐惧 。
“妈妈早就告诉我,要是不好好学钢琴,将来考高中或者考大学就没有加分。别人都加分了,如果我不加,就考不上好大学,考不上好大学,就找不到好工作。”于嘉嘉说,其实她并不喜欢学钢琴,甚至不知道自己将来想做什么。“有时候挺想赶快长大的,可一想到长大以后要做那么多事,我真的很害怕。”
一段时间以来,有关“中小学生减负”的话题一直是媒体和舆论关注的热点,教育部近5年来的一系列规定更是具体到“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不搞排名”、“小学免试升初中”、“不得利用节假日上课”等等。
表面上看,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是减下来了,可他们的心理负担却越来越重。
“一个小学生,居然会考虑到为自己将来的工作而学习,这太不可思议了!”正在攻读人类学博士的王英感叹,“记得我看过一个纪录片,讲的是一个下岗的父亲把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在孩子卧室安了个摄像头,时刻监视他的行动,逼着他不停地学习。结果孩子在高压之下反而更无法集中精力,学习成绩一落千丈。”王英认为,许多家长整天念叨就业压力、社会竞争,使孩子过早地产生了对未来的恐惧,甚至从小就产生了心理负担。
孩子对未来产生恐惧,主要原因是很多家长在焦虑,急切地在为自己的孩子策划未来,这是一种拔苗助长的教育方式。孩子的未来应该由他们自己去选择,况且幼小的孩子也没有规划的基础。家长可以为孩子做规划,但应该是在孩子表现出某方面天赋时,帮助其发挥天赋,而不是强行给孩子赋予某种“天赋”,逼迫他们“以勤补拙”。
现在中小学生心理普遍成熟较早,这也是受整个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很多孩子想当班干部,因为他们认为当了班干部就有了权力,就可以管着别人。在某小学当了多年班主任的刘老师表示,“其实孩子的很多想法都是家长给谋划的,有的学生家长觉得,孩子在学校里当少先队干部,也就能为将来当官打下基础,于是千方百计找老师,替孩子谋个‘官衔’。”
孩子对未来感到恐惧,实际上正是家长、教师和社会焦虑内化的结果,提前让孩子步入社会竞争,给孩子心灵的成长带来极大压力,甚至会导致诱发心理疾病。目前在中心求助的很多孩子都因此产生焦虑、抑郁、恐惧、厌学、弃学、自闭等心理问题,甚至酿成离家出走、自杀的惨剧。
所以,教养孩子有时候甚至可以没有特别的方法、也不必花高额的费用让孩子参加培训班,最关键的是父母比较冷静的教养观念和充满关爱的教养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