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自恋型人格障碍,首先需要了解自恋和青少年心理之间的关系,青少年心理咨询专家认为,青少年在这个时期都努力地专注于他们自己,因此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有必要去了解自恋型人格障碍,以便更多地去理解青少年心理。
自恋一词广泛见于文学作品中,这来自于一个凄美的古希腊神话:
山林女神爱上了美少年那西斯,但他却拒而不受,终使女神憔悴而死,化为山谷间的回声。报复之神闻知此事后,罚那西斯与水中自己的倒影相恋,自此,每天茶饭不思,憔悴落水而死,变成了一朵花,后人称之为水仙花。
精神病学家、临床心理学家借用这个词,用以描绘一个人爱上自己的现象。自恋的爱表现为爱自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爱他人是因他人是自己的一部分,是从属于自己。弗洛伊德在1914 年他的一篇关于自恋的导论中引用的,当最初使用自恋时是指某一个和他类似或者他自己被他爱上。客体在外部,而自我在内部,最早的“客体”在拉丁语中是指一个物体或一个人。
弗洛伊德认为libido 从来没有完全地投在外部,是有一部分存在在内部,弗洛伊德的论证是建立在能量守恒的定律上的,是一个科学的论证,投向外部的libido 减少,必然投向内部的libido 在增长。自我的libido 在高度发展的爱中是存在的。在现实中也能看到,一个男孩爱上一个女孩,他完全能感觉到这一点,他会说有了情人是如何的幸福等等;他会用爱一个彼者来提高自我的价值。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libido 这样一种精神能量既能把主体自身作为它的对象,也能把外部对象作为它的对象。Libido是通过对自我的投注开始的,这是一种原初的自我libido 的投注,形成原初自恋,其目的在于自我保存。
后来,随着主体的发展,有些libido 的投注就从自我向外部对象发出,一旦在此过程中受到阻碍,libido 就会撤回,投向自我,形成继发性的自恋。
青少年的自恋状态,“青少年”(adolscent)这个词真正使用是在上世纪60 年代,这个词来源于拉丁文,在拉丁语中这个词作为名词是“长大”;动词是“正在长大”。从词源学的分析角度,有两个关系:青少年与成人、青少年与孩子。进入青少年期都会遇到两个困难,一方面是身体的变化,另一方面是新的精神系统的构造没建立起来,青少年在处理与成人的关系以及如何理解和告别童年期上面对很多的问题,就出现了类似孩子逆反心理怎么办等问题。青少年时代是伴随青春期开始,青春期是精神的,身心的,社会的革命,这样一种革命是一个人不能逃避的,并必然导致一个身心的变化。
要研究青少年自恋型人格障碍,就需要回到源头,也就是母亲与孩子的自恋型人格障碍上,他们的自恋是原发性与继发性的自恋。也就是指,一个婴儿没有对母亲投注,他就不能对自我投注,在弗洛伊德的《论自恋》与拉康的著作中都能看到。
在拉康的镜子阶段,母亲支持孩子在镜子中去找到他自己,没有读过拉康著作的父母会认为自己的孩子是美丽的孩子,给孩子拍很多的照片,给别人讲自己的孩子,认为自己的孩子会有更多的价值。因为母亲对孩子的投注,在孩子身上建立了一个基础性的安全感, 使孩子感觉到他是舒服的。从那些缺乏安全感的人身上也许能看到他们缺乏这种对自我的投注,尽管这是来自父母的问题,当然心理分析的目的不是要去寻找错误,而是寻找一个理解。
我们爱自己是因为彼者对我们有个好的评价,这个彼者可以是任何人,必须对你要有很多的投注,这样一个关于自恋的概念,能够允许我们理解客体。正是彼者给了我们爱,我们才能把我们的爱给别人,这种爱是质量上的而不是数量上的。当主体在原初的自恋或者是拉康所讲的镜子阶段构成了自主性,这样他进入到了一个客体关系,进入到客体的构造和自身的构造中。
在原发性的自恋型人格障碍,相对是不够的,他既不能爱自己,也不能爱别人,他总是像客体爱,这种情况称为自恋的裂缝,有裂缝的人在原发性阶段通过自己来修复,没有把爱的客体(母亲)内在化,试图自己爱自己,不能通过彼者爱自己,或者寻找一个他自己复制的彼者,他不能把这个彼者当成与他不同的人,这样一个自恋性的人格,也就是说有裂缝的自恋,会拥有彼者,然后又抛弃彼者。
如果我们能把自己的爱与彼者的爱相联系的话,就能够形成一个客观的爱,彼此交流,如果没有彼者爱我们,就会自己爱自己,爱彼者的方法就成了一个自恋的方法,变成了对彼者的统治和掌控,完全忽略了交流。
如果理解爱如何交流,有一些人爱是为了安抚自己,另一些人爱是为了安抚彼者。自恋者首先是正常的,但有可能变成一个病理性的,病理性的两极倾向,他处在中间(有太多自恋—病理性的自恋—有太少的自恋),有裂缝的自恋是把彼者抓在手中;有太多自恋的人把主体淹没了,完全忽略了彼者。
父母如果过分地自恋,把孩子当成自己身体的一部分,这种观念会影响孩子,孩子原发性的自恋就会有很大的裂缝。如果没有能力去接受或者爱彼者,弗洛伊德称为libido 的退行。在青少年中libido 的退行显示了好几种形式,有些是普通的,有些是严重的,比如:
1.不愿意别人的帮助,自己做自己的,当然这并不是消极的,也有积极的意义。
2.有强迫性的孤立,这要严重些,是指只愿意自己独处,不愿意和别人在一起,这也是孩子厌学的心理原因一种。
3.拒绝所有的和自己不一样的东西,没有办法忍受和自己有差别的东西,在青春期的某一个阶段, 他们会完全拒绝与异性相处,也拒绝那些没有和他们穿过同样衣服的人,拒绝所有的差异,只愿意和同类在一起,这种差异可能是社会的,宗教的,文化背景的等等。
4.处在抑郁状态中等待世界末日,他们有可能会杀其他的人,然后自杀,因为他们认为这是世界末日,他处在一个谵妄之中,这样一个libido 的退缩,完全退到了自己身上。
自恋未必都是病态的,只有当libido 在自我里的能量积到一定程度时,才会变得不堪设想。弗洛伊德还认为,一个自恋的人可能会爱上他自己现在这样的人,他过去那样的人,他将来可能成为的人以及曾经是他的一部分的人。显然,在自恋的对象选择中,与主体自身的相似性是非常重要的,这种相似可能是部分相似,但有可能被自恋的主体夸大化,想象化和理想化。
理想的自我与自我的理想,自恋的神话是通过一个镜像的诱惑而自杀了,在心理分析的临 床中,青少年自恋的症状是在增加,而癔症反而减少了,要讨论青少年的自恋问题,需要对理想的自我和自我的理想有一个理解。理想的自我与自我的理想的关系,在心理分析中一直讨论着,自我的理想来源于超我,就是指俄狄浦斯情结结束后形成的超我,自我理想是促使我们向前进步的,它需要考虑现实,这些实际上是童年期的时候父母的教育的内化。而理想的自我是相反的,它忽略了现实,是原始的继承者,是理想化了的全能者,是用于补充孩子的无能感,到了青少年期能重新发现童年期形成的理想的自我,可以把它看成是童年期的残存。
自我理想是在青少年期逐渐构造起来的。青少年一般是会选择一个可以向对方说所有的话,分享所有的东西,而且是一个同性朋友作为自我的理想,比如上课坐在一起,不断地讲话,通过对方来理解自己。 所以他们会寻找一个和自己相似的人来认识自己,要认识自己是很困难的,当发现自己是另一个自己的时候不是轻松,而是非常恐惧的,让人非常不安的。这时,青少年或许会以记日记的方式来对自己思考,这种方式把自己的内心的阴影投向外部,当过段时候后再看日记,也许他会对自己有一个真正好的思考和知觉,并非所有的青少年都用这种方式,比如还可用录音的方式,反复地听,再让别人听他的声音,就类似与和他者交流来表达自己的内心。
他们把这些看作是他身体的一部分,如果有人没经过允许偷看的,他们会有一个强烈的对自己的攻击或者攻击翻阅的人。每一个青少年都希望有一个安全的地方来放置属于他自己的东西,这对于青少年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如果父母没有懂得这些,会让青少年很不安的,父母需要理解的是哪怕这个录音、日记是非常自恋的,他也打开了一个相异性,同时出现孩子早恋了家长怎么办问题,有利于青少年构造他的精神结构,有自信去接触新的未知的事物。
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老师认为,青少年和儿童是不一样的,一个人必须要有独特的东西,如果仅仅有共性的东西,对于青少年来说就可能会处在一个异化的状态中,他们需要构造一个属于自己的一个空间,并不仅仅是装饰,而是对自己精神的一个证明,如果成人干预进去了,很可能会引起灾难性的后果。青少年的这些自主性的行为有利于脱离父母,具有积极的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