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家人团聚,也是家庭成员之间最容易产生摩擦的时段。人人网、豆瓣网、微博上火爆的“我妈嫌我”系列强帖,让很多孩子深有同感,惆怅不已。
近日,“我妈嫌我”系列强帖走红网络。“我妈嫌我不叠被子”、“我妈嫌我胸太平”、“我妈嫌我挑食”、“我妈嫌我眼睛小”、“我妈嫌我爱打扮”……在妈妈眼中,我们就真的那么一无是处吗?记者采访了山东慧心心理咨询研究中心首席咨询师李立,解读“我妈嫌我”背后隐藏的亲子心理。
爸爸不嫌妈妈嫌
生活中常见恨铁不成钢的母亲。不少人曾经被妈妈“嫌弃”,妈妈总是能够一针见血地指出自己身上的缺点,令人五味杂陈……成年的子女,能够感受到“嫌弃”背后的温情,同时也纳闷不已:“为什么爸爸不嫌,妈妈嫌?”
李立认为,自然属性和社会分工的差异导致了母亲比父亲更挑剔。“挑剔”和女性的性别有关。更加细致,更注重细节,这是女性普遍具有的思维模式。另外,母亲之所以在家庭中扮演了挑剔的一方,还因为她对家庭倾注了更多的关注和期待。母亲在照料子女的过程中,投入越多,期待越多,因此对孩子的要求也相应更高。
李立提醒所有父母注意的是,挑剔的父母通常会得到被挑剔的待遇,他们的子女一定会把它还回来的,希望这样的父母有所准备。
既是养育者,也是监督者
对很多孩子来说,挑剔的妈妈让人又爱又恨。李立分析,这和母亲在家庭中扮演的角色有关。
“你跟我有仇吗?你怎么老看我不顺眼呢?”面对挑剔的母亲,处在青春叛逆期的孩子会对母亲说出这样的话。“母亲既是孩子的养育者,也是家庭中的‘监督者’。”李立指出,尽职的母亲是不能容忍一个不负责任的孩子的,当孩子表现出惰性时,“监督者”会督促孩子,强迫他去做不愿做的事情,很容易和孩子对立。如果做母亲的本身就有完美主义倾向,这种对立的冲突更加明显。
她提醒,在中国的教育观念中,家长(不只是妈妈)会把孩子当成自己的一部分,有的甚至把孩子当成全部。这种观念忽略了对孩子独立人格的培养。有的女性放弃工作,做全职妈妈,只为教育好孩子。孩子有没有教育好,不仅是一个母亲成功与否的标志,甚至是衡量一个家庭成功与否的尺子。孩子被当成附属品,自由成长的空间被挤压,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
挑剔不等于爱
有的家长认为,挑剔源于爱。当孩子对妈妈的挑剔不满时,妈妈会说:我怎么不去管张三、李四家的孩子?我这是在关心你、在爱你!
如今家长大多知道,要合理地爱孩子,科学地爱孩子。李立指出,把挑剔当成爱的方式,恰恰是一个误区,两者不能混淆。爱一个人,就要包容他好的和不好的方面,但嫌弃和挑剔却是排斥“不好”的存在。
“应该说,父母是孩子在世界上可依靠的最后一个后盾,为孩子提供最坚定的保护和支持。就算这个孩子再不起眼、做的再不好、没有人在乎他,他的父母也应该在乎他。”李立举了一个例子,一个孩子发现,如果自己学习好、舞跳得好、钢琴弹得好,老师和同学就会喜欢自己,如果情况相反,自己就会不受欢迎了。如果在本来挫败的情况下,孩子发现连家长也不喜欢自己了,这种伤害远远超过外人造成的伤害。
李立特别提醒,对于六岁以下的孩子而言,最亲近、最信赖的人给他的心理创伤往往是最深的创伤。如果妈妈给孩子一种“你不行”的暗示,直接会在孩子的潜意识中种植,有可能伴随其一生。因此妈妈和孩子之间恰当的沟通,对孩子健康人格的形成非常重要。
挑剔要有一个度
究竟要怎样去爱孩子?很多父母认为,爱孩子就是要给孩子一个美好的未来。
在大众的价值观念中,一个好的未来就是有好的工作、薪水、地位。李立指出,在社会转型期,“好”的未来被物质化,“好”的标准不断发生着变化,从整个社会层面中来讲,所有人都有一种焦虑的心态。家长把焦虑投射到孩子身上,就变成嫌弃、挑剔,认为只有不断指出缺点、改正缺点,孩子才能应对不确定的未来。妈妈对孩子倾注的期待,因为社会整体的焦虑变得挑剔、不安。
有时妈妈过分地挑剔,结果反而适得其反。作为家庭的“监督者”,如何让监督意见有效执行?李立介绍,根据教育学中“最近发展区”理论,妈妈可以给孩子指定“跳一下就能够得着”的目标,让孩子在够到最近的标准之后,再逐步往上提升。
也有的父母选择“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方式,强制逼迫塑其成才,郎朗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如果双方能够接受,当初的逼迫也能成为甜蜜的回忆。但这种模式不值得推广。李立指出,如今市面上有成百上千种亲子教育书籍,但家长不要跟风。一定要选择适合自己家庭的方式,这种方式不仅要适合孩子,还要适合自己。挑剔要有一个度。这个度难以量化,每一个家庭、每一个母子、母女之间的交流模式都是不一样的,这需要家长用心去感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