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60529966 60529977 64573118 54813666 18930306565
 
 
心灵鸡汤
成功案例
精英训练营
成长的烦恼
成长乐园
亲子教育
 
   
 
 
万丽珠  
 
梁晶晔  
 
陈鹏  
 
小茜  
 
李知萍  
 
夏耘  
 
潘韦言  
 
王国卿  
 
 
· 为什么你跟孩子的沟通总是无效
· 为什么你跟孩子的沟通总是无效
· 有趣的“疤痕实验”
· 有趣的“疤痕实验”
· 今天你失智了吗?——迷迷糊糊
· 今天你失智了吗?——迷迷糊糊
· 高中生厌学、焦虑、脾气暴躁调
· 高三学生沉迷游戏、厌学情绪、
· 家庭变故导致孩子重度焦虑、重
· 孩子学习环境不稳定导致焦虑、
 
亲子教育 Parent-child education
 

青少年心理咨询之孩子叛逆

发布时间:2012-08-17 09:44:27   浏览次数:
 

青少年心理咨询,孩子网瘾怎么办


       什么是网瘾?网络成瘾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已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网络成瘾不仅会危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影响学业,还会引发网络犯罪等其他社会问题。本文从家庭、学校、社会及心理干预等方面对综合防治对策及治疗干预措施等加以综述,网络成瘾高危人群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青少年心理咨询如何帮助网瘾的孩子。

  近几年随着互联网突飞猛进的发展,网络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的便利。与此同时,它给人们带来的负面影响己经成为全社会面临的新课题。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越来越引起有关部门的关注,已成为不可忽视的公共卫生问题。青少年是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群体,正处于青春发育期,心理发育尚未完全成熟,思想还不稳定,对外界的各诱惑没有足够的抵御能力。网络交往的自由性、虚拟性、广泛性正好符合青少年一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太的人沉溺于互联网己成为一种不容忽视的社会心理顽症,对社会生活秩序和网虫的身心健康造成了危害 [1] 。    

  1 网络成瘾定义     

  网络成瘾(internet addiction,IA) [2] 或病态网络使用(patho-logical internetuse,PIU) [3] ,是指在无成瘾物质作用下的上网行为冲动失控,表现为由于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导致个体明显的社会、心理功能损害 [3] 。   

  网络成瘾的概念最早由Goldberg提出,后来Young [2] 的研究证实了这一现象的存在。1996年哈佛大学医学院附属Mclean医院开设了计算机与网络成瘾症的诊所。1996年和1997年美国心理学年会对网络成瘾的诊断标准进行了专门的讨论。1998年《虚拟心理与行为》杂志创刊,对网络成瘾症的研究成果作了大量的介绍。由此,网络成瘾逐渐成为一个被关注的重要问题。目大多研究认为,网络成瘾的类型有网络情成瘾、网络游戏成瘾、网络关系成瘾、网络信息超载成瘾等,其中网络信息超载成瘾、网络游戏成瘾最常见 [4] 。网络成瘾的概念在受到关注的同时,也受到了不少学者的质疑 [4] 。一些反对者认为,成瘾是指有机体对某种药物心理上和生理上的依赖,适用于摄入某种化学物质或麻醉药的行为,如吸毒。网络用户对网络的着迷不同于对化学物质的依赖,基于此,Davis主张以病态网络使用来取代网络成瘾的提法。也有人认为,网络成瘾是一种心理健康专业人士和研究者夸大的说法,他们把人们在网上花很多时间看作是一种成瘾。除此之外,目前的研究尚无法确定网络过度使用是一种新的瘾症还是其他心理疾病的一 种表征,或者患有某种心理疾病的人容易使用网络过度 [3] 。    

  2 网络成瘾的危害性    

  2.1 影响身体健康  长时间沉迷于网络可引起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和体内激素水平失衡,使免疫功能降低,引发心血管疾病、胃肠神经官能病等。由于玩游戏时全神贯注,身体始终处于一种姿势,眼睛长时间注视显示屏,会导致视力下降、肩背肌肉劳损、生物钟紊乱、睡眠节律紊乱、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体重减轻、进食过多,而活动过少导致肥胖、体能下降、免疫功能下降。停止上网则出现失眠、头痛、注意力不集中、消化不良、恶心厌食、体重下降 [5] 。青少年正处在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这些问题均可严重妨碍他们身体的健康成长。     

  2.2 认知障碍  青少年网络成瘾者一旦停止上网便会产生上网的强烈渴望,难以控制对上网的需要或冲动,这种冲动使其不能从事别的活动,工作、学习时注意力不集中、不持久,导致心理错位和行动失调,对周围现实环境的感受力、记忆力减退。由于长期的视觉形象思维,导致逻辑思维活动迟钝。沉迷于虚拟世界,对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兴趣减少,与现实疏远,为人冷漠,参与意识减弱,缺乏时间感 [6] 。     

  2.3 心智情商失常  青少年网络为使用者提供了一个广阔的交流情感空间,和网友们可以尽情地沟通,享受无拘无束的愉悦。同时,网络也给他们造就了一个宣泄情绪、放纵冲动的场所。网络成瘾使得他们心理闭锁、情感迷失。网络成瘾者常常处于不敢面对现实的心理冲突之中,情绪低落、悲观、消极,情感自我迷失。常出现的情绪问题有忧郁症、躁郁症、焦虑等 [7] 。     

  2.4 自我认识障碍  网络成瘾者普遍不能约束自己,自我控制能力较差。过度地沉溺于网络中虚拟的角色,容易迷失真实的自我,将网络上的规则带到现实生活中,造成角色的混乱。网络虚拟空间的表现与现实生活中表现的强烈差异导致了沉溺者的双重人格,夸大了自己的次要性格向本我妥协,在互联网上一味追求快乐原则;但另一方面又受到环境的制约,因此产生焦虑。另外,出于好奇心而上网者容易导致异装癖、同性恋倾向等不健康人格。     

  2.5 逃避现实及社会适应困难  有的青少年在学习、工作中遇到了挫折,在互联网同步通信环境中宣泄自己的心理能量;有的存在人际交往的困难,为逃避现实,把大量的时间用于与现实生活大相径庭的网络交际之中。如果他们能够及时得到专家的指导,互联网也许会对矫正他们的心态起到积极的作用。如果将互联网当作逃避现实的唯一避难所,当作宣泄不良情绪的唯一渠道,甚至混淆、颠倒了网上网下的角色,就必然会出现心理和行为问题 [8] 。

  2.6 严重的学业困扰  学生沉溺于互联网带来了大量教育上的问题,大部分学生学习习惯变差,学习成绩下降,并伴随显著的留级、逃学甚至辍学的现象;大多数教师认为,互联网并不能提高学习成绩,因为互联网上大量零散的信息与学生系统的理论知识的学习无关,它们对于学生的知识掌握和专业技能的提高没有太多帮助。

    2.7 人际关系恶化  许多学生由于在现实生活中处理不好与同学的关系,产生了一些烦恼,转而借助互联网的双向沟通功能来达到与人交流的目的。而这种虚拟的交往关系不稳定,难以向深层次发展,更不利于现实社会中所需要的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 [9] 。许多人沉溺于由虚拟性而衍生出的美好的人际关系中,更加深了对现实人际关系的厌恶,几乎完全脱离现实人际交往,而这种实际人际交往的欠缺又使其更为全身心地投入到互联网交往中去,从而形成人际交往方面的恶性循环。     

  2.8 严重的心理冲突  一个人长期沉溺于一个精心构筑的虚幻世界中,那么其性格极易扭曲。有关青少年上网而导致心理、精神障碍甚至自杀事件常有报道,更多的网络成瘾者明知过度使用互联网是有害的,但是不能自拔,长期陷于严重的心理冲突之中,从而产生自轻自卑的心理,甚至导致自杀倾向或自杀行为的产生 [10] 。     

  2.9 意外人身危害  许多青少年通过互联网结交朋友,他们认为这些活动都是在计算机背后进行的,不像现实交往那样缺乏安全感,于是一些人大大放松警惕。事实上,虚拟的背后也往往隐藏着杀机,放松警惕性的青少年很容易受侵犯:美国宾州一名40岁男子通过聊天诱骗了1名15岁少女,历经4d恐怖惊险后少女才获救;另一名20岁的姑娘艾米因上网被人跟踪,后被枪杀 [11] 。  

  3 防治对策     

  3.1 网络成瘾的治疗技术  在对网络成瘾的行为研究中,国外主要有Young [12] 提出的8种治疗网络成瘾的技术,有打破定势、借助外力制止、制定目标、制作提醒卡片、制作个人清单等。目前,认知行为疗法采取经典的行为成瘾(冲动性购物、病理性赌博)的治疗手段。    

  国内李三波 [13] 提出从6个方面进行治疗:一是让学生意识到成瘾行为的危害性;二是加强网络道德教育,使青少年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三是控制上网时间;四是教师要把学生上网的注意力引导到查资料、找信息上;五是家长要关心孩子上网的成果;六是网吧经营者要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网络空间。程亮 [14] 认为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心理矫治办法,一是行为矫正法,具体可以采用厌恶疗法(药物厌恶法与想象厌恶法)和系统脱敏法;二是认知疗法。马宁等建议对已上网成瘾的学生进行心理干预,具体可以采用强化干预法、厌恶干预法、转移注意力法、替代和延迟满足法、团体辅导法。     
  3.2 网络成瘾的防治对策  为了降低网络成瘾对青少年的危害,仅采取成瘾后治疗手段是不够的,应采取防治结合的对策。

  3.2.1 关心孩子,形成良好的家庭氛围 [16]  父母作为青少年生活的管理者,与青少年相处时间较长,关系较为密切,应加强自己在青少年与互联网交互作用中的主导地位,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因材施教,不要期望太高,以减轻子女的心理压力,并给予更多的情感支持、理解与接纳,以缓解及消除其负性情绪。有报道显示,父母对待孩子高控制、低温暖,夫妻关系不和,青少年可能感觉焦虑而不被他们的同伴喜欢 [17] 。有研究表明,家庭缺少幸福感或父母管教子女的方法剧烈冲突的青少年,最容 易变成互联网的俘虏。因此,作为与青少年共同生活、关系最为密切的父母,要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避免青少年因生活中缺少温情与关爱而沉溺于互联网。

  3.2.2 丰富课余生活  采取形式多样、多彩缤纷的校园活动,如开展各种科技兴趣活动、英语交流及文艺沙龙活动,将使青少年充分感受到现实生活中的乐趣,使之不易被虚幻而颓废的网络世界吸引而成瘾。    

  3.2.3 建立健全青少年心理辅导机构  应及时发现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并及时解决,同时为在校青少年建立身心健康档案。对那些有社交恐怖倾向、孤独、抑郁、焦虑、对他人怀疑性强、缺乏自信等负性心理特征的青少年重点关注,开展心理辅导,防止负性心理特征的青少年沉迷于网络,产生网络成瘾。     

  3.2.4 心理干预治疗  对于已成瘾的青少年应采用心理干预进行积极的治疗和引导。(1)强化干预法。强化是使有机体增强某种反应重复可能性的力量,它可以分为奖励与惩罚2种。在实际操作中,这种干预方法使用最为普遍,效果也最好。在网瘾的干预中,奖励的使用条件是,一旦发现成瘾学生有减少上网的行为,就给予奖励、表扬或肯定性评价;惩罚的使用条件是,一旦发现上网时间增加,立即给予处罚。处罚可以是物质性的,如取消获得其最想要的东西的权利,也可以是精神上的,如校纪处分等。(2)厌恶干预法。厌恶干预指采用惩罚性的厌恶刺激来减少或消除一些适应不良行为的方法,常用做法有橡皮圈拉弹法、社会不赞成法、内隐致敏法等 [18] 。橡皮圈拉弹法是由成瘾学生预先在自己手腕上套上一根橡皮圈,当他坐到计算机前准备上网时,自己用力拉弹手腕上的橡皮圈,使其手腕有强烈的疼痛感,从而提醒自己下网。也可借助外力如让闹钟发出尖利的噪音,来促使自己停止上网。社会不赞成厌恶干预主要是运用图片、影视、舆论等手段,使学生在上网的同时产生一种来自社会的压力,并在心理上造成威慑和畏惧,从而达到戒除网瘾。内隐致敏法又叫想象性厌恶干预,是指用想象上网过程和结果的办法,使自己对上网有厌恶感,从而逐步减少上网时间,直至戒除网瘾。这种方法可与橡皮圈拉弹法结合使用,效果会更好。(3)转移注意力法。学校或班级通过组织各类有意义的文体活动,让成瘾学生参与其中,从而转移注意力和减轻对网络的迷恋程度。(4)替代、延迟满足法。一方面学校和教师要帮助学生培养替代活动吸引其注意力,同时弄清上网学生的上网习惯,然后反其道而行之,在原来上网的时间做其他事情;另一方面了解问题学生的上网时间(起初要控制上网时间,不必绝对戒除),将其上网总时间列表,纳入周计划,在可以控制的前提下,逐步减少上网时间,最终实现戒除网瘾的目标。

       青少年心理咨询治疗网瘾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帮助孩子调整自己的认知和转移注意力,网瘾很大部分原因在与无法把注意力转移到生活中的其它事情上。青少年心理咨询对于网瘾有非常好的效果,如果您想详细了解青少年心理咨询风多的内容,请您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
 

 

 
 

版权所有:©2005-2011 上海睿灵心理咨询中心(网站地图 | 青少年心理咨询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龙华西路585号(华富大厦)B座18-B3室 网址:www.rlxl.org
电话:021-60529966;60529977(EAP专线);54813666;64573118 传真: 021-64573118 邮箱:zixun@rui-ling.com
沪ICP备10009022号

工业平板电脑| 工业显示器| 嵌入式工控机| 工业人机界面| 工业触摸屏| 定制工控机| 工业电脑主机| HMI人机界面| 嵌入式触控工业电脑| 触摸屏工控机| 无风扇工控机| 嵌入式PC电脑| MES站点机| 上架式工控机| 上海食堂托管承包| 上海桶饭快餐外送| 上海大型企业食堂承包| 上海奉贤食堂托管承包| 上海奉贤婚宴预订| 上海奉贤桶饭快餐外送| 上海奉贤大型企业食堂承包| 第三方支付解决方案| 移动支付解决方案| 个性化支付解决方案| 大宗商品交易支付解决方案| 电子商务在线支付平台| 电子商务在线支付系统| 互联网+跨界平台支付专家| 在线支付解决方案| 资金第三方存管| 第三方支付代理| B2B在线支付| 网银支付通道| 互联网支付解决方案| 创新性行业支付解决方案| 生活服务支付解决方案| 电商平台在线支付| 代收代付服务| 担保交易支付|